高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平陵事变,如果曹爽挟天子号令天下勤王, [复制链接]

1#

自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就远离了雍凉防线回归了中央枢纽中心,而在曹叡去世后,和曹爽一起被委托为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新主曹芳,不过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后期把控朝政还得从高平陵事变几乎剿灭所有中央政权的曹家势力来说,如果高平陵事变,曹爽挟天子以号令天下大军勤王,司马懿的胜率到底有多少呢?让我们从下文开始分析。

政治权力的分配:

自东汉末年就出现了士族和皇权的互相抗衡,从而导致了宦官当政,民不聊生,而到了曹丕建立魏朝的时候,则是主要提拔外戚,如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都在曹丕当政的时候受到了提拔成为了地区的都督,而士族的代表司马懿,陈群,前期则是一直隐忍,终于在高平陵事变中夺下政治权力中心,鉴定了士族为主导的中央政治体系,也成为晋朝代魏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实在魏国第二代皇帝曹叡快要去世的时候,他是又想着把士族的权力一一收回的,在任命顾命大臣的时候,主要都是宗亲派系中的一些能臣,但这个举动遭到了士族力量的强烈反对,在他们的坚持下,曹叡也只能选择了退让,而司马懿成功的上位成了顾命大臣。所以以曹爽为首的宗亲派系和司马懿为首的士族派系在这一刻开始就共同辅佐幼主曹芳。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士族群体的权利有多大,都能改变皇帝的选择。

司马懿字仲达(-年

而在曹叡去世后,时任大将军,朝堂上真正实力的掌握着:曹爽,马上开始对士族进行打压,先是把司马懿的官职明升暗降,削弱他所能掌握的权利,而司马昭,司马师等也都被曹爽调离政治权利中枢,这些举动也导致了朝堂的士族都向司马家站队,宗亲为首的曹爽家族势单力薄。终于司马懿在曹爽带领幼主外出祭祀的时候发动高平陵事变,与司马师,司马昭率领三千死士控制皇城,并且借郭太后的命令让曹爽交出权力投降,可惜曹爽因为担心在都城内的亲眷大小,直接上交权利,就这样,处于政治中心的宗亲势力彻底被士族势力打败。

曹爽字昭伯(?-年)

如果当时曹爽命令四方部队进行勤王这一切的胜率到底有多大呢?

曹魏的军事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雍凉军区,荆州军区和淮南军区,而雍凉军区是宗亲家族夏侯玄担任的最高总指挥,还有夏侯霸等人都是宗亲,但其实司马懿经营雍凉地区已经许久,很大部分将领都被司马懿拉拢过去,所以雍凉军区会帮助谁还真说不明白。再看荆州地区,在曹操,曹丕时,荆州军区作为许昌的前沿防线一直是交予心腹之人把守,像曹仁,夏侯尚等人都曾经是荆州军区的最高总指挥,而在这二人死后,荆州军区总指挥的位置就被士族掌握了,在记载着,荆州总指挥上任的时候,还特地跑到司马懿的府上拜访,嘘寒问暖,想必如果真的发生了两系之争的话,荆州军区势必会帮助司马懿。再看淮南军区,淮南军区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叛乱,但他们都是为了反对司马懿家族统治而叛乱,在淮南军区的将领大多都是曹爽的部下,如文钦,诸葛诞,王凌都是宗亲派系的麾下大将,想必如果曹爽第一时间宣布勤王,淮南军区的将领二话不说就会带兵前来支持曹爽。

夏侯玄字泰初(-年)

这样看来荆州军区支持司马家,而淮南军区支持曹家,而雍凉军区因为关系的错综复杂暂时还不得而知,看起来双方胜算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按照军区战斗力来说,荆州远远低于其他两个军区,雍凉军区战斗力最强,淮南军区次之,而且雍凉军区产马,骑兵众多,如果谁控制了雍凉军区,率领骑兵日行百里,很快就能到达许昌,而淮南军区在历史上也是十分英勇善战,多次击败了吴国的进攻,战斗力极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两个人,都能得到一个大区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而拥有淮南军事的曹爽在战斗力方面是可以碾压荆州军事的司马懿,但是如果雍凉的军事宣布站位,那基本就是确定了这场宫廷兵变的胜败,不过我相信夏侯玄为首的雍凉派系能够整合内部,而率军勤王,你们认为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