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张山人归嵩阳》(白居易)注释、赏析
送张山人归嵩阳
白居易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
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
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注释
山人: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
嵩阳: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
惨惨:昏暗貌。
修行坊:长安外郭城坊里之一。
绝:断绝。
张生:指张山人。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愧:惭愧。
酤酒:买酒。
张:张设,陈设。
酒酣:喝得尽兴,畅快。
答云:回答说。
客:客居。
无金:没有钱财。
九城陌:都城的大路。
轻车:轻快的车子。
欺杀:十分欺侮。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五侯门:汉楼护常出入五侯门,为座上客。后用为咏干谒权贵之典。五侯,指汉成帝河平二年所封的氏五个侯,即平阿侯谭成都侯商、红阳侯立、曲阳侯根、高平侯逢时。
春明门:古长安城门名。为城东三门之中门。
云泉:白云清泉,借指胜景。
且:将要。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开头两句写阴暗的黄昏时刻,天下起了点点微雪,在修行坊的西边听提鼓声一点点地断绝,终至于寂寂。天色昏暗、微雪飘落、鼓声断绝,寥寥数语,凄神寒骨,为下文叙写张山人出场作了铺垫。
三四句写张生骑着瘦弱的羸马,身着单薄的衣服,在寒冷的夜间叩响我简陋的门扉和我作别。“马瘦”“衣单”,写出张生的落魄,“夜”中来“与我别”,表现了张生与我情谊的深厚。
五六句写诗人得知友人来访是为辞行,心中惊讶不安,赶紧为友人买酒张灯,共话今宵。“酤酒”“张灯”,两个接连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关怀、照顾。
七八句写两人在温暖的炉火旁尽兴畅快地对饮,忍不住询问朋友,为何入关而来,又要出关而去?“火暖”与“冒寒”相对照,还有殷勤的问候,写出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关切之情。
以上八句主要从作者的角度描写,写了天气的恶劣、友人的深夜来访、作者的殷殷招待。
从“答云前年偶下山”到诗歌结尾,以张生的自我表白为主,通过张生的自我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张生客居京城的辛酸过往。
“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张生回答说,前年偶然下山来到长安,在长安城客居四十多个月。可是长安城历来是个名利之地,两手空空没有钱财,求官之路实在是艰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张生回忆在长安的经历,早晨行走在长安城的大路上,看到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乘着轻快车子的官宦之人是如此的欺侮我这个白衣之人。晚上前往朱门侯府前去干谒权贵,那些为官之人却只有泡饮过的茶叶、清冷的酒来招待我,让我倍感愁苦。偌大的长安容不下张山人,“五侯”和“九城”对举,“肥马轻车”和“残茶冷酒”对比,写出张山人客居长安四十馀月的生活经历,写出张山人求官不得反遭冷落不得不归去的失落、无奈、愤懑。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写张生感慨道,长安城的春明门前便是前往嵩山的道路。幸亏还有白云清泉这样的美好景致可以容纳自己这无用之身,明天就辞别你准备归去。结尾几句,写出张山人尚有山林可归的些许宽慰。
本诗写作者与张山人主客对答,以人物自身语言揭示其情感起伏和命运变化,更显生动传神、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