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说到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一谋士,相信很多人会推举司马懿,毕竟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时候,他凭借惊人的耐力耗死了诸葛亮,保住了魏国。此外,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后来也把持了朝政,而三国时代最终也终结在了他的孙子司马炎的手中,司马懿的后人统一了天下,这其中自然有他教导的功劳。
如果说在司马懿的仕途中,诸葛亮是敌国的对手,那么在魏国的朝堂之上,司马懿的主要对手就是曹真了。曹氏的宗亲一向看不上司马懿,认为他没打过仗,作为一介书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处处排挤他。司马懿素来以能忍著称,他成功地将曹氏的宗亲们一个个耗死了。曹睿即位后,曹氏有两位辅政大臣,曹休和曹真,两人在朝堂上联手制约司马懿,双方互有胜负。后来,曹休中了东吴周舫的诈降计,足足损失了五万多兵马,一气之下在归国后不久病逝。自此能制约司马懿的只有曹真了,北伐期间,曹真作为三军统帅,也给司马懿出了不少难题,司马懿也不是傻子,最后借诸葛亮之手气死了曹真,自此曹真之子曹爽与司马懿成为了不共戴天的敌人。
魏国皇帝曹睿是个短命鬼,三十三岁就驾鹤西游了。七岁的曹芳正式继位,封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两人同为辅政大臣。曹爽得权后骄奢淫逸,不但把持朝政,而且独断专行,把魏国的朝堂弄得乌烟瘴气。他惧怕司马懿给他带来威胁,便让曹芳升司马懿为太傅,看似升迁,实则让司马懿交出了兵权。并在宫中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自此朝中再无大臣能对其构成威胁,此时的曹爽可谓是风光无限。
不过曹爽到底是年轻,他低估了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司马懿明里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实则开始秘密训练了三千死士,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扳倒曹爽。公元年,曹爽携天子曹芳外出扫墓,司马懿借机夺取了宫政权,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当时曹爽在外,手中无兵,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结果智囊桓范从天而降,还带来了大司农的印鉴,司马懿得知后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曹爽掌握了翻盘的棋子。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司马懿无奈之下派人送书给曹爽,说只要他放弃抵抗交出兵权,回朝后一样可以过荣华富贵的日子,曹爽思量后决定答应投降,最终被灭了三族。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既然曹爽有了翻盘的机会,为什么他不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曹爽认为司马懿不久于人世。
桓范曾经劝曹爽务必当心司马懿,曹爽也曾经照做。无奈司马懿演技太好,直接给曹爽摆了一副要死的样子,让曹爽觉得司马懿命不久矣,所以放弃了对他的戒心。此次兵变,曹爽觉得司马懿就是强弩之末,即便回到朝堂也活不了几天,所以没必要和一个要死的人去争个短长。
二.花天酒地让曹爽丧失了斗志。
曹爽是出了名的会享受,在自己的府中过得不亚于皇帝一样的生活。正所谓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间一久,连手中的佩剑都拿不起来,就更别说是带兵打仗了。从这一点上看,他远不如他的父亲曹真,曹真虽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但是最少还敢于和老司马正面抗衡,可惜这个儿子连对抗的勇气都没有。
三.多位重臣联名担保。
司马懿很清楚,光一道懿旨是不够用的,要劝降就得让大臣们去做担保,所以尹大目、陈泰、蒋济等重臣都纷纷去为司马懿担保,只要曹爽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在这些当朝重臣的担保下,曹爽也失去了最后的抵抗之心,一心认为司马懿只是要兵权,并不想要自己的命,所以也就发起抵抗了。
最后曹爽的代价是惨痛的,被灭三族后,曹氏一族也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