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年板栗与无人古墓,实质上是两件事情 [复制链接]

1#

网络上之所以有少谣言,与人的跟风性有关,有些事情说着说着就变味了,时间一长,则成了真假参半的事情,导致许多人不明就里,就将事物自以为是这样的。

网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在农村,有个名为贾德胜的农民,在挖红薯地窖的时候,不小心挖出一座古墓,然后找来文物专家进行挖掘。挖掘很顺利,但墓中并无什么陪葬品,仅留下一行字,是这样的“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之颜”。

还有一桌千年前的饭菜,不过早已腐化干枯。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东西,也找不到棺柩和尸骨,更没有任何墓穴主人的信息。

对于这个故事,笔者只能说,找得出来才怪,因为以上所说是两件事,却被整合到一起了,如今人云亦云,反而变成一件事。

千年无名古墓

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之颜,这话是出自山西高平市中出土的古墓,属于五代十国时期,有着千年历史。这个墓穴修筑精美,彩绘豪华,典型的官吏大幕,但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这墓穴并未完工,自然找不到墓穴主人。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就连豪门大族也朝不息保,在墓穴中的话就可以看出来。话中道尽沧桑,且意境深远,也是墓穴主人的真实写照。

根据有限的条件,墓穴的主人应当出身北汉地界的豪门,当时北汉与后周互相攻伐中,吃亏的则是北汉。而墓穴的主人,应当是需要上战场,且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料,于是在封存了墓穴后,留下这句话。

结果显而易见,他很可能是吃了败仗,最终战死沙场,所以仅有这句话,证明自己存在过。

张文藻墓

所谓出土了一桌饭菜的墓穴,是在河北张家口市的宣化区,此地有个八里村,辽代时期曾是张氏家族的祖地。张氏族人去世后,统一葬在这附近,因此成了张氏墓葬群。

事实上,此地曾挖掘出十座高规格的古墓,张文藻的墓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的墓穴中有一桌酒菜,因此较为出名。在九十年代时期,有位农民在打理田地时,发现有漏水情况,就此发现了这座地下古墓。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墓穴是按照张文藻生前的居所修筑的,虽说都是给人住的地方,但张文藻的墓穴对比其它墓穴,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根据墓志铭,张文藻死于咸雍十年,此后与妻子合葬在此,加上这个“温馨”的墓穴,就像从未离开过人世一样,让人感叹不已。

正因为墓穴是依据居所修筑的,所以不仅发现了许多精美的壁画,还发掘出数件家具,与八十余件随葬品,且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也许当时,山西一带较为信奉佛教,可能张文藻也是佛教信徒,因此那一桌饭菜都是素食。不过,经过千年的时间洗礼下,这些葡萄、梨子、豆子等水果和饭菜,都已经枯萎发黑了,唯有板栗外皮完好,光亮如新,引人好奇。

虽说板栗这种食物,在未经过蒸煮,且外皮完好的情况下,确实能存放很长时间,一年半载都不是问题,但这“千年板栗”实在是,挑战人的常识。

经过各种化验,桌上的陶罐装的是粟米和葡萄酒,可以看出这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可惜的是,墓穴中的物件存在了千年,然而人却已经随风消逝。

不过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事物只要存在过,都会融入历史长河,只是有所区别而已。今天要讲的到此结束,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